雖然因為身體原因她沒有孩子,但對她來說,人生應該已經很完美了。
孝惠章皇後,順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後,順治駕崩時隻有二十歲。二十歲的芳華,孝惠章皇後(博爾濟吉特氏)就住進慈寧宮(後移居寧壽宮),成了無夫夫子的“孤寡老人”。
我在《故宮的隱秘角落》裏寫:她沒有生子育女,是順治不給她機會。她既做不成賢妻,又做不成良母。所幸,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枯守中,康熙把她當作親生母親看待。
根據《國朝宮史》的記載,每逢皇帝萬壽(生日)、元旦、冬至三大節,皇帝都親率王公、文武群臣詣慈寧宮行禮,皇後也率六宮、公主、福晉、命婦詣慈寧宮行禮如儀。每逢外出巡幸狩獵,康熙收獲獵物水果土產,都想著給太後帶回一份,還教誨自己的兒子胤礽(當時是皇太子),每年都要親自向皇太後進獻禮物。
最值得一記的,是康熙五十六年(公元1717年)十二月,孝惠太後病重,而康熙大帝,也已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了,同樣纏綿病榻,頭暈腳腫,但他一聽到太後病重,就掙紮著爬起來,用手巾纏著腳,顫顫巍巍地坐到軟輿上,行至太後床前,緩緩跪下,握著太後蒼白的手,說:“母後,臣在此。
”太後努力地把眼睛睜開一條縫,突然的光亮讓她感到一陣眩暈,她用手遮住光線,朦朦朧朧地看見了麵色蒼白的康熙,已經無力說話,隻能用她瘦削的手把康熙的手攥住。每逢“宮裏過大年”之時,妃子們都會在各自的宮殿裏與古代賢妃相遇,接受來自宮廷的政治品德和業務素質教育。
乾隆是完美主義者,於人、於事務求完美,對自己也不例外,所以他晚年自稱“十全老人”,表明自己已經功德圓滿。十全十美,這固然是一個美好的願望,但在現實世界裏,哪裏有什麽十全十美?“十全老人”乾隆,至少在一個方麵是殘缺不全的——在情感上,他不能算是一個成功者。
他成功過,他和孝賢皇後共同生活的二十二年,讓他抵達了幸福生活頂峰,孝賢皇後死後,又讓他從頂峰跌落到穀底,他的情感生活,高開低走,縱然有再多的妃子,縱然這些妃子都被教育成德才兼備模範標兵,他的情感世界仍然一片狼藉,他曾經的成功,恰恰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。《宮訓圖》(局部)乾隆的心中不能容錯,更不能去糾錯,隻能用華美的幻象自欺欺人,這,或許就是乾隆最大的錯。
(作者:安卡拉外圍)